主 通 风 机 安 全 生 产 能 力 核 算
时间:2022-03-28 13:01 来源:未知 作者:admin 点击:次
一 矿井通风方式 本矿井为瓦斯矿井,埋深较浅,为易自燃发火煤层,根据矿井开拓方式,结合上述各通风方式特点,本矿井通风方式选为机械抽出式。 二 通风系统本矿井投产时为3个井筒,主斜井、副立井进风,西斜风井回风,为中央分列式通风。投产时通风系统如下: 新鲜风经主斜井(副立井)→+920m水平轨道石门→一采区轨道上山→11N0801工作面运输顺槽→11N0801工作面→11N0801工作面回风顺槽→+940m回风斜巷→一采区回风斜巷→+990m回风联络巷→西斜风井。 三 矿井风量计算(投产时综采,一采二掘)井田内煤层赋存条件较好,开采8号、1号煤层时投产一个综采工作面可达到生产能力,在计算矿井风量时,投产时以1个综采工作面、1个综掘工作面和1个普掘工作面计算矿井需风量,计算方法如下:按《煤矿安全规程》的要求,矿井总进风量按以下方法计算,并取其中最大值。 1.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矿进=4×N×K矿通=4×50×1.20=240m3/min=4.0m3/s 式中 Q——矿井总供风量,m3/s。 N——矿井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, 50人。 K矿通——风量备用系数,取1.20。 2.按采煤、掘进、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: Q矿井=(∑Q采+∑Q掘+∑Q硐+∑Q其他)×K矿通 (1)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 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=100×q采×Kc=100×2.74×1.5=411m3/min=6.85m3/s 式中 Q采——采煤面实际需要的风量,m3/s。 q采——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,按2011年瓦斯鉴定报告,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最大为2.12m3/t,根据机械化改造后工作面最大生产能力0.41Mt/a计算,同时考虑开采深度1.2倍系数,经换算,工作面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.74m3/min。 Kc——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不均匀备用风量系数,取1.5。 ②按气象条件计算 Q采=60×70%×Vc×Sc×kch×kc 式中 Q采——采煤面实际需要的风量,m3/s。 Vc——采煤工作面适宜风速,按表6-2-1选取,取1.4m/s。 Sc——采煤工作面的平均有效断面积,取9.6m2。 kch——采煤工作面的采高调整系数,按表6-2-2选取,取1.2。 kc——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,按表6-2-3选取,取0.9。 70%——有效通风断面系数。 60——单位换算产生的系数。 把上式各值代入上式得: 8号煤层水平分段综采放顶煤工作面: Q采=60×70%×Vc×Sc×kch×kc =60×70%×1.4×9.6×1.2×0.9 =609.6m3/min=10.16m3/s 表6-2-1 采煤工作面进风流气温与对应适宜风速
Q采=4×N=4×10=40m3/min=0.7m3/s 式中 Q采——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,m3/s。 N——采煤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,10人。 ④按风速进行验算 按最低风速验算: Q采=10.16≥15×S采=15×9.6=144m3/min=2.4m3/s 按最大风速验算: Q采=10.16≤240×S采=240×9.6=2304m3/min=38.4m3/s 经过以上计算,综采工作面风量取最大值10.16m3/s。 (2)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计算 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掘=100×q掘×Kc=100×0.39×1.8=70.2m3/min=1.17m3/s 式中 Q掘——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,m3/s。 Q掘——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,按2011年瓦斯鉴定报告,掘进面瓦斯相对涌出量最大为1.88m3/t,根据机械化改造后掘进面生产能力0.065Mt/a计算,同时考虑开采深度1.2倍系数,经换算,掘进面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.39m3/min。 Kc——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不均匀备用风量系数,取1.8。 ②按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计算 Q采=25Ac=195m3/min=3.25m3/s 式中 Ac——采掘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,7.8kg。 ③按局部扇风机的实际风量计算 Q掘=Q扇×Ii+D(掘进中的煤、半煤岩巷D=15S;掘进岩巷D=9S) 式中 Q扇——局部扇风机实际需风量,m3/min,掘进面配备FBDNo.6.3型对旋式局部扇风机,实际供风量为237m3/min~450m3/min,取300m3/min。 Ii——掘进工作面同时通风的局部通风机台数。 S——掘进工作面的断面积,最大取12m2。 Q掘=300×1+15×12=480m3/min=8.0m3/s ④按人数计算 Q掘=4×N=4×9=36m3/min=0.6m3/s 式中 Q掘——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,m3/s。 N——掘进工作面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, 9人。 ⑤按风速进行验算 最低风速:Q掘=8.0≥15×S掘=15×12=180m3/min=3.0m3/s 最高风速:Q掘=8.0≤240×S掘=240×12=2880m3/min=48m3/s 经以上计算,掘进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取8.0m3/s。 (2)硐室需风量 绞车硐室:1个,每个配2.0m3/s,小计2.0m3/s。 井下变电所:1个,每个配2.0m3/s,小计2.0m3/s。 (3)其他地点实际需风量按以上风量总和的5%计算: ∑Q其它=(∑Q采+∑Q掘+∑Q硐)×5% =(10.16+8.0×2+4)×5% =1.51m3/s,取2.0 m3/s (4)矿井总进风量为: Q矿井=(∑Q采+∑Q掘+∑Q硐+∑Q其他)×K矿通 =(10.16+8.0×2+4+2)×1.2 =38.6m3/s 四 矿井风量计算(炮采,二采三掘)矿井开采10、9、7号煤层时需配备2个柔性掩护支架工作面(炮采)达产,在计算矿井风量时,以2个炮采工作面、2个综掘工作面和1个普掘工作面计算矿井需风量。1.按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计算 Q矿进=4×N×K矿通=4×50×1.20=240m3/min=4.0m3/s 式中 Q——矿井总供风量,m3/s。 N——矿井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, 50人。 K矿通——风量备用系数,取1.20。 2.按采煤、掘进、硐室及其它地点实际需要风量的总和计算: Q矿井=(∑Q采+∑Q掘+∑Q硐+∑Q其他)×K矿通 (1)采煤工作面实际需要的风量 ①按瓦斯涌出量计算 Q采=100×q采×Kc=100×2.14×1.5=321m3/min=5.35m3/s 式中 Q采——采煤面实际需要的风量,m3/s。 q采——采煤工作面的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,按2011年瓦斯鉴定报告,工作面瓦斯相对涌出量最大为2.12m3/t,根据炮采时期10号煤最大生产能力0.36Mt/a计算,经换算工作面瓦斯绝对瓦斯涌出量为2.14m3/min。 Kc——采煤工作面瓦斯涌出量不均匀备用风量系数,取1.5。 ②按工作面温度计算 Q采=VC·Sc·Ki 式中 VC——采煤工作面适宜的风速,工作面温度按20℃~23℃考虑,相应的适宜的风速为1.0~1.5m/s; SC——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,取4.0m2; Ki——采煤工作面长度调整系数,取0.9; 按工作面温度条件计算的工作面风量为3.6m3/s~5.4m3/s。 ③按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计算 Q采=Ac×b/(t×c) 式中 Ac——采煤工作面一次使用最大炸药量,14kg; b——每公斤炸药爆破后生成的当量CO的量,根据炸药爆破后的有毒气体国家标准取0.1m3/kg; t——通风时间,取20min; c——爆破经通风后,允许工人进入工作面工作的CO浓度,取0.02%。 按一次爆破最大炸药量计算,工作面风量为5.84m3/s。 ④按风速进行验算 根据《煤矿安全规程》的有关规定,风速条件验算如下: 0.25×SC ≤ Q采 ≤ 4×SC 式中 SC——采煤工作面平均有效断面,4.0m2; Q采——采煤工作面需风量,m3/s。 因此工作面风速条件: 0.25×4.0≤ Q采 ≤ 4×4.0 即1.0m3/s ≤ Q采 ≤16m3/s 由上计算,炮采工作面风量为5.84m3/s。 (2)掘进工作面风量、硐室风量与矿井一采二掘时期相同。 (3)其他地点实际需风量按以上风量总和的5%计算: ∑Q其它=(∑Q采+∑Q掘+∑Q硐)×5% =(5.84×2+8.0×3+4)×5% =2.0m3/s (4)矿井总进风量为: Q矿井=(∑Q采+∑Q掘+∑Q硐+∑Q其他)×K矿通 =(5.84×2+8.0×3+4+2)×1.2 =50m3/s。 经计算,矿井最终总风量取50m3/s,副立井进风量为35m3/s,主斜井进风量为15m3/s;风量分配及验算见表6-2-4、5,井筒风速校验见表6-2-6。 (责任编辑:矿电王) |